感谢李战子教授支持。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李战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 flows. 这朗朗上口的英语诗句,来自许渊冲先生翻译的《唐宋词150首》。2021年6月16日上午许渊冲先生百岁辞世的消息传来,学人纷纷转发悼念缅怀,翻译类新闻类公众号的追思文章也刷爆朋友圈,翻译大家与世长辞,生年虽满百,亦留不尽哀思。我不由得进一步思考了这位现象级学术前辈的一些特点,可以谓之“许渊冲现象”。许渊冲现象的第一层含义是他不仅仅停留在著书立说,而是主动以沟通中西文化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有一大批人文学者在做着同样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来,他把早年所做的一些中国古典诗词中译外的翻译提升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认知高度。作为我国翻译界的标志性人物,他获得的两个奖项特别值得注意,2014年荣获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亚洲首次获得这一殊荣的翻译家,此前2010年他获得了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如我们所知,文学翻译早就超越了语码转换成为承载和传递文化的途径,翻译研究也从字词句篇的深度耕耘延展到文化传承、传递和传播,许渊冲现象能够进一步带火人们对于中翻英的激情、对于翻译研究为文化传播服务的热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国际传播的热情。毕竟这些诗词曲赋早就沉淀到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热爱者的心灵和形神之中,融入我们的哲学和人生之学,并且以语言大美的形态超越时空地流传着,因此翻译 、介绍、传播它们就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外语学人的翻译事业也因此有了更高远宽广的天地。许渊冲现象的第二层含义应该是他将译事置于养生之上,以事业养生,孜孜不倦,与疾病和高龄共生,而达到了生命的圆满和圆融。人文学科的研究工作可有短平快的应急支援,更有中长期、甚至经年累月的积攒修订,项目有期限,而翻译精品需要长时间的打磨,经典的传播更需从容不迫的节奏,才有在意义上与真和美的完美结合,还要以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来做保障,这一切构成了学术生命的修行。我们在许渊冲的译事人生中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案例。与这一层含义相关,许渊冲现象的第三层含义是他在追求翻译和文化传播的事业中,真性情投入,心无旁骛。近日来各种小视频和新闻图片中他略显凌乱的生活工作场景真切呈现在人们面前,日常的吃蛋糕、洗脸、电脑前打字等等......创造不朽译作的翻译大师,生活和工作空间却是简朴的。与此相对应,他将纯净的真善美这个一众学人所向往的境地带入到自己的翻译理想中,并且对自己的学问信心满满,似乎没有学者型的谦虚,狂而不妄,实乃有实力和超常的勤勉做支撑,也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治学越精深,就越对声名无感,听了解他的北大师长说,他还是非常珍惜名誉的,或许因为这些名誉既是对他勤勉的奖励,也带给他事业的激励。这应该也是学人们心里暗自羡慕的。许渊冲现象的第四层含义是人文学者的成果需要更多的被看见,被关注,被传播。他在晚年尤其是在近百岁的高龄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读书节目和各种新媒体小视频中,应该是意识到新媒体的力量将使他译作的文化影响力倍增,这也和一些学者深居简出的风格有所不同。入世的姿态、穿梭在文化间的开阔视野、嗨起来的心境,这使他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宝藏男神。中央台2017年推出人文类电视节目《朗读者》,作为该节目第一期的压轴者,时年96岁的许先生以激情和才情给观众带来全新震撼,成为一位前5G时代的KOL(网红)。由此我想到众多人文学者在文学文化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经过整理和提炼,选取新颖的视角,则同样可以被转化为公众指尖小视频的内容,还可进一步转化为国际传播中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叙事的优质新媒体内容。许渊冲现象的第五层含义是理论创新与躬身实践的有机结合。他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虽与西方诗学中“真就是美、美就是真”的认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他将其理论与其翻译实践紧密联系,并用他的译文实践了他的理论,将东方的音韵之美进行到底。这同样需要时间带来神奇的验证,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为创新理论而提创新,而是在翻译实践和文化传播中,检验他的理论创新,正所谓觉知此事要躬行。至于他的翻译作品本身和在国外接受程度等等,已有不少论文在展开专题研究,这篇小文并不打算展开评价;翻译的接受者评价、译者自评价、评价者评价、翻译作品因地域和时代不同而改变的评价,这些可有多重维度的探究和争鸣,但译者多年如一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伴相行,实属难能可贵。许渊冲现象中蕴含了绵长的生命力,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 这的确需要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正如中国科技要走向太空,中国文化也要得到世界的关切和懂得,要为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不需要“全世界都来讲中国话”,(一首流行歌的歌词),但需要被听懂、被理解,需要对话沟通,并展开文明互鉴。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许渊冲现象中,传播文化的这个人,在个体生命的层面上,他又是一个长寿的人,智慧的人,可以用工作来抵御疾病的人,虽然很多人做不到,但是许渊冲老先生做到了,他激励着人们用文学翻译去构建桥梁,去传播美的意象和音韵,达到人生美善境地,即让有创造力的工作生涯与生命等长同步,这或许也是许渊冲现象所代表的一种学术理想吧。写到这里,我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在北大读博时买的、已经有些泛黄的《唐宋诗150首》,许渊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这是汉语拼音标调音、汉英对照古典名著丛书的一种,书的最后还列出了中国古典诗词汉英对照读物的其他五种,都是许渊冲译,即诗经楚辞150首、唐宋词150首、汉魏六朝诗150首、元明清诗150首。有意思的是,他前言的署名笔名是X Y Z,类似于他名字的首字母,似乎对应于人们常说的ABC,这英语字母表的最后三个字母,似要表明他翻译事业上求真求美的极致追求,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学外语就是学ABC。翻阅他撰写的英语前言,文末大意是,“如果西方国家能够吸纳一些东方的哲学和诗歌到他们的文明中,就像东方国家吸纳了西方的科技到东方文明中,这个世界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平。”现在来看这个愿景,无论是哲学诗歌还是科技,都应该是文明互鉴的,只是西方世界对东方文明的借鉴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走在需要被世界理解的路上。从这个漫长的征途来看,许渊冲先生是担当得起现象级的,他的著作走向世界,也为担负国际传播文明互鉴重任的学者们树立了榜样。许渊冲现象关联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与传播、翻译与文化、多语翻译、经典文化传承、经典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等概念和学术科研事业,如果所有这些都被因此带火,那应是有责任担当的人文学者的利好,也是建构和传播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的利好。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 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新书 | 文秋芳著《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产出导向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科研助力
科研必备|文科生能够轻松上手的Python基础课
第五届全国英语专业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高端论坛(1号通知)
许渊冲:关于翻译学的论战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21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